“大蒜外贸企业最初大多停留在粗加工阶段,利润不高,实现深加工后,带来的利润却是粗加工难以比拟的。”据金乡县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魏经理介绍,早期的大蒜出口企业一般只做简单包装,有些可能涉及到蒜片、蒜粒和蒜粉的生产,但这都属于粗加工阶段。同样的大蒜原材料经过深加工后会有明显的不同。“最直观的一种大蒜深加工就是经发酵工艺后生产出的黑蒜,相较于简单包装就出售的大蒜,黑蒜经过长时间的低温发酵后,其利润会出现大幅上涨。”
同时,据金乡县商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国内外大蒜种植面积不断扩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他们以有机化、现代化、集团化、农工科贸一体化为方向,主动适应国内外高端市场需求,推动大蒜产业转型升级。目前,金乡县70万亩大蒜中,已有35万亩获得绿色认证、3.7万亩获得有机认证、近10万亩正处于有机转换认证中。
为壮大大蒜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金乡县借助互联网优势,加大信息化平台建设,组建了中国大蒜产业信息联盟。联盟成员单位覆盖山东、四川等20个大蒜产区,形成了涵盖全国大蒜产区的信息平台。金乡县加速推进国家级大市场建设,金乡大蒜国际交易市场被列为“农业部定点市场”,中国冷链物流中心正式开工建设,海关场站、检验检疫和无水港项目顺利推进,大蒜价格指数正式启动运行,金乡正加速实现由大蒜“种植中心”向“价格形成中心”的转变。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蒜加工企业的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大蒜贮藏加工能力大幅提升,全县拥有恒温库1300余门,贮藏能力达到130余万吨;加工企业发展到700多家,研制开发出蒜油、蒜粉、蒜素等精深加工产品40余种,被命名为国家级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金乡大蒜以“五个中华之最”而闻名遐迩,其面积、产量、品级、品质、出口量均居全国之首。先后荣膺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欧盟地理标志认证”、“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已经成为广泛共识。
(来源:济宁新闻网) 【原题目: 金乡大蒜变身“金疙瘩”:年产80万吨 出口量全国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