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是老城街东关村村民,20岁就和父亲一起种植蒜苗。亲眼见证了蒜苗产业给他和村里人生活带来的变化。“刚开始,我也和村里人一样走老路,按照老方法,引进黑龙江的蒜苗,采取老套的种植办法,虽然也能有些效益,但是,还是不能满足我们家的生活需求。”常海点了一支烟,继续说道。“有一年,我的一个亲戚跟我说,山东的蒜苗蒜特别好,让我去考察一下,这一去,可让我捞着了,山东引进的蒜苗和黑龙江引进的蒜苗可以连上茬,干一年的活,能得以前两倍的收益,那会儿,我高兴的不得了,在去山东拉蒜期间,我又了解了一项蒜苗增产的新技术,我立即去锦州学习,很快掌握了技术要领,使我的蒜苗产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原来,我们村的蒜苗都是销往附近县区,这回有了产量,我就想把市场再扩大一些,通过与沈阳、吉林等地的蔬菜批发市场联系,我以纯绿色、无公害、蒜苗外形好很快就占领了市场,我在蒜苗外形、包装上按照市场需求进行随时改变,也获得了认可。现在,我家的蒜苗还没等下来就会有人订。这27年,我就是靠着这份对蒜苗产业的坚守,在城里买了楼,买了车,供孩子上学,还能隔三差五的出去旅旅游,我现在很知足。”常海满足地笑了笑。
(来源:常海巧种蒜苗27年) 【原题目:中国铁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