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7-8775333
Shandong garlic are Agricultural Logistics Park Co., Ltd.
Position: Home » Technology » 默认分类 » 正文

麦套花生大垄双行栽培技术

Posttime:2017-06-07   Visits:17
核心tips: 近些年来受玉米价格和种植结构调整影响,花生种植面积不断加大,而针对传统花生种植栽培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产量较低的实
  近些年来受玉米价格和种植结构调整影响,花生种植面积不断加大,而针对传统花生种植栽培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产量较低的实际,结合农业科技合作致富项目,探索改变传统花生种植栽培方式,大力推广大垄双行栽培技术,那么对于麦套花生如何进行?

  1、施肥整地造墒

  农谚说“土是本、肥是劲、水是命”,这说明花生花播种前搞好整地施肥造墒的重要性。麦套花生一般不施底肥,又因覆膜花生生育期间不揭膜、也不中耕除草,因此要在种麦时一次性施足基肥。花生对磷钾肥的需要量大,在覆膜条件下,生长势增强、根系发达、吸肥量增大,加上中途不揭膜,所以要求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有机肥与化肥结合、磷钾肥与氮肥结合。花生虽有根瘤菌固氮,但根瘤形成初期不可能固氮自养,因此基肥中配施适量速效氮肥,可起到“促苗养菌”作用。一般每亩施用猪牛栏粪2500公斤,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40~50公斤、氯化钾5~10公斤。此外,花生需要大量的钙素,每亩宜用石灰或石膏25~30公斤,以作种肥穴施。

  2、选用优良品种及拌种剂拌种

  麦套花生应选用适应性强,品质好的中型果,中熟品种,在剥壳前要晒种2~3天,以促进种子后熟,提高种子的活力。剥壳后分级粒选,选用一、二级花生仁作种,并分级播种。在播种时,要实行拌种剂拌种,巨骄花生拌种剂是由毒死蜱、多菌灵、福美双三元复配而成的悬浮种衣剂,具有内吸、触杀和驱避作用。主治杀灭蛴螬、吸浆虫、蝼蛄、金针虫、地蛆等地下害虫,保护作物整个生育期不受蚜虫危害。并能防治黑穗病、全蚀病、白粉病、锈病以及丝黑穗病、粗缩病等多种病害。

  3、合理密植播种

  麦套花生大垄双行地膜覆盖种植适宜期为4月25日-5月5日之间。若套种过早,花生易形成高脚苗,影响产量,即使麦收后加强管理也难以弥补。套种过晚,达不到延长生育期的目的,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花生对积温的要求,致使后期的荚果不能充实饱满。播种时,土壤含水量以30%%至60%为宜,即掌握“捏土成团、落地散开”为度,若水分不足,要浇水造墒。花生种植前要细化平整垄面,要求垄面土壤细碎,面宽45厘米,垄高8厘米至10厘米,中间略有隆起,垄直边齐。种植密度可保持在行距26~30厘米,株距22~28厘米,基本为“等腰三角形”种植。每亩11000~13000穴,穴深5~7厘米,每穴2粒种子,每亩用种仁15-18公斤比较适宜。

  4、加强田间管理

  在花生出苗期和幼苗期,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壮苗早发”,即:促根早发、促苗生长、促进花芽分化,结合中耕灭茬及时追肥。中期保稳长,必须于始花后10~15天根据叶部病害发生的种类和病情,及时喷药防治叶斑病、网斑病和锈病。每隔10天叶面喷药1次,共喷3~4次。为防治蛴螬和其它苗期害虫,在下针期和结荚期初期,应及时用药液灌墩(穴)或颗粒毒沙撒墩(穴)。另外,注意棉铃虫及其他害虫的防治。如遇干旱,及时适量浇水,以满足花生对水分的要求。同时在花生有效花期刚结束、主茎高度超过40厘米时,及时进行控制,防止田间群体郁蔽倒伏。后期防早衰。花生进入结荚后期,要尽量延长茎枝顶部叶片的功能期,提高营养体光合产物向荚果转换的速率。可为花生在各个时期喷施施力龙花生三遍药来进行病害防治与促进花生营养。
 
 
[ Products Search ]  [ AddFav ]  [ SendMessage ]  [ Print ]  [ SendReport ]  [ close ]
 

identicalTechnology


Recommend图文

TopR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