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揣着种种疑惑和猜测,走访调研了部分出口加工企业,据业内人士反映,进入2017年以来,到目前为止出口定单数量相比以往持续不多,具体表现下放定单不但量小,而且下放延缓展期,由于产新货源的陆续上市人气转移影响,以及去年近阶段产地高价采购,销地受新货源冲击影响价格下滑,部分出口公司遭遇赔钱卖货的原因,因此部分出口公司接放定单多持谨慎态度,时刻关注市场供货变化,提防应对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个别出口大户也是有点迷茫,据说有些加工厂按每月走量比去年一个月平均少走五条柜子,某些大蒜出口企业由过去专门做出口贸易,为了维护客户,为了公司发展,现在也选择国外国内两条腿走路的策略。总之事实说明出口定单量相比去年的确减少,虽然高价是制约消费的罪魁祸首,但需要国内外供应商齐心应对现实,在力争尽可能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改善那种“屋漏又逢连阴雨”的现象。
即便冷藏蒜库存总体小于往年,但千万不要忽视市场阶段性供应仍是充足事实,以此判断近期产地市场货源量供大于求的情况还是不能有效改善。建议储存商轻仓减压,缩小风险,万不能一味赌注性压货,根据你所持货源质量,也不妨选择国内国外两天条腿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