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9%,与上月相比则下降0.3%。
进一步的统计显示,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4%,其中鲜菜价格下降27.9%,影响CPI下降约0.95个百分点。环比来看,食品价格跌1.9%,其中鲜菜价格下降7.9%,影响CPI下降约0.21个百分点。
分析普遍认为,冬储鲜菜可储藏的时间有限,因此菜价环比和同比均出现下滑只是短期现象,接下来几个月的跌幅将明显缩窄,对整体物价的影响也会淡化。
实际上,在许多老百姓眼里,物价高涨的压力从未根本缓解。以大蒜为例,价格自去年开始逐渐走高,虽然在今年2月底出现小幅调整,但进入3月后又继续上涨至今。
部分地区的大蒜零售价格已经突破每公斤20元,直逼猪肉。品质稍好的大蒜价格甚至达到每公斤26元至30元。
报道称,许多民众纷纷抱怨“大蒜太贵”“现在吃不起”,一些人还将之戏称为“菜中贵族”,担忧“蒜你狠”现象重现。
“蒜你狠”是中国网民2009年借港星陈小春《算你狠》的歌名,调侃蒜价飙升的网络词汇。当时,蒜价在两年内疯涨百倍并超越肉价,引起哗然。此后几年,“蒜你狠”的现象不时出现。
市场分析认为,这轮蒜价回升是库存量少、货源紧缺所致。而这背后的原因是大蒜种植面积去年减少,而且蒜苗受低温冻害天气影响,造成全国大蒜收储入库总量跌至近五年最低。供应减少、需求平稳,也就推动蒜价扶摇直上。
报道称,除了供不应求,蒜价暴涨恐怕也不乏炒作的成分。一些投机者在大蒜供需失衡中看到了商机,鼓动蒜农们囤货、惜售,人为抬高蒜价,再伺机抛售牟利。
官媒新华社去年底在蒜价超越2010年高点时曾揭露,少数蒜商通过自买自卖“炒蒜”,制造价格假象,引导其他蒜商跟风。结果是蒜价暴涨让一些投机者一夜暴富,成为百万富翁。
其实,大蒜不是投机者瞄准的唯一市场,绿豆、生姜都曾被列为炒作目标。于是,除了“蒜你狠”之外,“豆你玩”“姜你军”等网络用语也应运而生。
“豆你玩”源自相声艺人马三立著名的段子《逗你玩》;“姜你军”则生动地形容民众因姜价上扬而有被“将了一军”的感觉。中国舆论出现如此富有创意的“三字经”,形象地凸显了民众对物价飞涨的不满和无奈。
有市场人士建议,要减少炒作,一方面得加大库存量、种植面积等权威信息的发布,另一方面也需加强市场监管。也有人提议,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在市场预期人民币持续贬值的背景下,资本外流压力可能随之加大,官方或许应该收紧货币政策来降低泡沫风险。
报道称,无论如何,菜价乃至整体物价何时能恢复正常和稳定,才是普通民众最在乎的切身问题,也是官方需要时时刻刻关注的民生问题。